当前位置: > 狗狗资讯 > 饲养护理 > 青蛙公路大鸨鸟保护墙:为什么要修建“青蛙公路”和“大鸨鸟保护墙”?

青蛙公路大鸨鸟保护墙:为什么要修建“青蛙公路”和“大鸨鸟保护墙”?

编辑:sqxzgg 时间:2022-07-04 来源:人人爱宠物网

  “青蛙公路”在美国青蛙公路大鸨鸟保护墙。美国东部的缅因州,是个湖泊众多的地方,这里生活着 一大批颜色不同、大小不一的青蛙。每年夏天,青蛙们都要越 过河沟、穿过田野,聚集到一起繁衍后代。后来,一条高速公路从这里通过。于是,青蛙们只好穿越 高速公路,去参加一年一度的“盛会”。
  高速公路上汽车川流不 息,大批青蛙被车轮轧死了。青蛙的数量减少了,当地害虫的数量却增加了。在环境保 护专家的呼吁下,政府根据人们的意愿,对高速公路进行改 造,在公路上增设了一个宽阔的通道,使青蛙们能安全地穿 行。这条特殊的公路拯救了青蛙,人们就叫它“青蛙公路”。
  “大鸨鸟保护墙”在德国。大小如鹅的大鸨鸟是欧洲飞行能力最差的鸟类,视力很 差,体重可达15千克,起飞和降落都很困难。50年前,仅勃兰 登堡一处就有3000只大鸨鸟,现在只剩下115只,其中35只 生活在柏林一汉诺威铁路沿线。这条铁路早该扩建成高速铁 路。
  可是,铁路一改建,就会改变35只大鸨鸟的栖息环境,该 怎么办呢?政府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专门拨款7000万马克, 用于保护大鸨鸟,还决定将铁路扩建工程推迟两年,等1995 年出生的雏鸟到9月能飞翔时再开工,并且先建一道3米高 的保护墙,使大鸨鸟免受施工时噪声的干扰。
  高速列车从 1997年穿越保护区时,时速限制在80千米以内,同时把保护墙加高至7米。这样一来,大鸨鸟就可以在这里安心生活,生 儿育女、繁衍后代了。

修建“青蛙公路”和“大鸨鸟保护墙”的原因是什么?

  “青蛙公路”在美国。美国东部的缅因州青蛙公路大鸨鸟保护墙,是一个湖泊众多的地方,这里生活着一大批颜色不同、大小不一的青蛙。每年夏天,青蛙们都要越过河沟、穿过田野,聚集到一起繁衍后代。后来,一条高速公路从这里通过。于是,青蛙们只好穿越高速公路,去参加一年一度的“盛会”。
  高速公路上汽车川流不息,大批青蛙被车轮轧死了。青蛙的数量减少了,当地害虫的数量却增加了。在环境保护专家的呼吁下,政府根据人们的意愿,对高速公路进行改造,在公路上增设了一个宽阔的通道,使青蛙们能安全地穿行。这条特殊的公路拯救了青蛙,人们就叫它“青蛙公路”。
  “大鸨鸟保护墙”在德国。大小如鹅的大鸨鸟是欧洲飞行能力最差的鸟类,视力很差,体重可达15千克,起飞和降落都很困难。50年前,仅勃兰登堡一处就有3000只大鸨鸟,现在只剩下115只,其中35只生活在柏林一汉诺威铁路沿线。这条铁路早该扩建成高速铁路。
  可是,铁路一改建,就会改变35只大鸨鸟的栖息环境,该怎么办呢?政府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专门拨款7000万马克,用于保护大鸨鸟,还决定将铁路扩建工程推迟两年,等1995年出生的雏鸟到9月能飞翔时再开工,并且先建一道3米高的保护墙,使大鸨鸟免受施工时噪声的干扰。
  高速列车从1997年穿越保护区时,时速限制在80千米以内,同时把保护墙加高至7米。这样一来,大鸨鸟就可以在这里安心生活,生儿育女、繁衍后代了。

大鸨本是一种鸟,为何与妓院经营者叫法相通?

   在旧社会,人们总是用“鸨”作为贬词,把老妓女或妓女的养母(老板娘)称作“老鸨”。“水有源,树有根”,这种说法由来已久,当然也是有其缘故的。民间传说,大鸨天生只有雌鸟而无雄鸟。大鸨没有自己固定的伴侣,行为放荡,是一种能和任何雄鸟配对成亲的“万鸟之妻”。
  甚至许多古书中也有类似讹述。在《国语》中云:“鸨,纯雌无雄,与它鸟合”。明代朱权《丹丘先生曲论》曰:“妓女之老者曰鸨。鸨似雁而大,无后趾,虎文青蛙公路大鸨鸟保护墙;喜淫而无厌,诸鸟求之即就,世呼独豹者是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闽语曰鸨无舌,……或云纯雌无雄,与他鸟合”。
  清代《古今图书集成》也云:“……鸨鸟为众鸟所淫,相传老娼呼鸨出于此”。后称妓女曰鸨儿,妓女之养母曰鸨母。于是根据这些无稽之谈而以讹传讹,久而久之,就把我省特产的珍禽老鸨,骂得声名狼藉,成为鸟中的败类了!

  这种误传是强加于大鸨的不白之冤。
  事实并非如此,由于古时科学不发达,人们对大鸨的繁殖习性、雌雄特征、生理生态等认识不清而造成的。事实上,鸨有舌,只是小一点青蛙公路大鸨鸟保护墙;雌鸨更不是“万鸟之妻”,鸨有雌雄。和其它鸟类一样,繁殖后代也只是雌雄鸨交配。

  大鸨,别名地鵏、羊鵏、野雁、羊须鵏,古书上称它为“鸔”、“独豹”青蛙公路大鸨鸟保护墙。
  何以有鸨等诸名?罗愿云:“鸨有豹文,故曰独豹,而讹为鸨也”。陆佃说:“鸨性群居,如雁有行列,故字从阜。旱(音保),相次也”。诗云:“‘鸨行’是矣”。

  我国早有关于鸨的记载。如《诗经·郑风·大叔于田》:“叔于田,乘乘鸨”。《诗经 ·唐风·鸨羽》中有“肃肃鸨羽,集于苞栩”之句。
  据《辞海》释:鸨羽的“羽”,在这里作动词“云集”讲。大鸨云集,遍及郑、唐。可见,在2500年以前,鸨在我国各地并不鲜见。

  如今,大鸨已远不如它们的祖先当年那样繁荣昌盛。野生大鸨的数量自19世纪以来,一直呈明显下降的趋势。据科学家们调查统计,目前世界上大鸨的总数量只有3万只左右,其中我国约有500只左右。
  我国已将大鸨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鸨科鸟类全世界共有9个属、25种、47个亚种。其中大鸨有5个种,它们是大鸨、阿拉伯大鸨、科里大鸨、印度大鸨和澳洲大鸨。分布在我国的大鸨又有两个亚种:即指名亚种,分布在新疆的天山、喀什和吐鲁番;普通亚种,繁殖分布在东北的西部、内蒙古,迁徙时路经辽宁和华北地区,在黄河、长江流域越冬。
  

  大鸨在陕西为冬候鸟,冬季见于秦岭南北平野、关中渭河流域的华阴、华县、大荔和陕北的榆林等地。在国外,俄罗斯的西北利亚、蒙古、朝鲜、日本等地,偶尔见到它的倩影。

  大鸨,为鹤形目、鸨科(Otidae)、鸨属,大型野禽。是栖于我国和陕西境内的一种大鸟,在生活于陕西的300多种鸟类中,论个头恐怕就数大鸨首屈一指了,堪称陕西境内的“鸟中巨人”。
  它虽然和鹤类相近,但由于长期适应草原奔跑生活,外形与鸵鸟十分相似。雌雄个体差异大,雄鸟身高可达l米,体长1米左右,两翼张开可达2米多,体重约10公斤左右,有的甚至约达15公斤以上,站在那里跟家鹅差不多高,因而叫它大鸨。在下颈部有橙栗色带斑,喉侧长有细而长(10厘米以上)的纤羽,向外斜生,很像一簇修饰得极其整齐的“八”字胡须,又称“羊胡子”、“婚羽”,群众叫它“羊胡鸨”。
  雌鸨个体较小,下颈部无橙栗色带斑,喉侧光光的没有一根纤羽,身高不足0.5米,平均体重仅3.6公斤左右,都叫它“石鸡”。正因为这样,人们常常把雌雄鸨误认为是两个品种。

  大鸨身高背宽,短直的脖颈上托着一个扁圆的小脑袋。它那副昂首挺立、左顾右盼的神气,似乎真有些自命不凡的样子。
  一对光秃秃似鹤的长腿,较粗壮,?底宽阔,无后趾;别瞧不起它只生有3个脚趾,然而却能健步快奔,甚至可以赛过碎步小跑的马呢?大鸨的别名“地鵏”,就是由此而来的。大鸨的上体羽毛黄褐色,杂有许多宽阔的黑色横斑和虫蠹状细斑。头、颈和前胸均为深灰色,喉部近白色,·先端近黑色。
  两翅大都为灰白色,飞羽黑色。下体自胸以下为纯白色。中央尾羽棕色较浓,黑褐色斑纹较稀疏,羽基和先端均为白色,最外侧的几对尾羽几乎全白。它披着一身保护色的服装,当其隐藏在草丛中真像一堆枯黄的蒿草,就能躲过猎人的耳目而安然无恙,使大鸨的“天敌”不易发现它。
  鸨的翅膀不小,长约60厘米左右,但飞不高,也飞不远,一般在空中几分钟之后便要重新降落。它善奔驰,是竞走健将。起飞前常先迎风急跑几步才腾空飞起。飞行较缓慢而低,一般在30米之下。

  大鸨在陕西为冬候鸟,每年9月中旬以后即结群迁来,至第二年“清明”前后,全部飞往内蒙古、东北等地进行繁殖。
  秋后,当北方草枯虫亡而无以为生时,又离乡背井,飞迁到陕西秦岭、渭河和长江流域一带较暖和地区越冬。大鸨平时都是在人们活动较少的山边、林缘和农田一带活动、觅食。常三五成群,多时可达10~20只,喜群居。单独活动的极为罕见。

  大鸨食性杂,既吃素,又吃荤。
  主要.以嫩绿的野草为食。取食时,以嘴啃着草的一端,头向上抬,切断后囫囵吞下。秋季成群飞到农田,捡食遗落的谷粒、大豆等;冬季到地里取食麦苗、油菜苗和豌豆等农作物,由于集群觅食,常使大块地造成严重缺苗断垅;春季偶尔侵入栽培地带,拔食麦苗、豆苗等农作物。
  繁殖季节主食昆虫,尤其是喜嗜食蝗虫、甲虫等,因而它是各种害虫的天敌。性机警,取食时,必有1~2只鸨四处晾望放哨,稍有动静,便奔跑起飞。飞行时颈部弯曲,两腿向后下方斜伸。

  大鸨喜栖息于广阔的草原、岗坡、洼地或盐碱空地。从外形上看,大鸨有点笨拙,但进入繁殖期的雄鸨,却十分活跃,求偶炫耀更是独出心裁。
  颈部的蓑状纤羽和翅膀上的羽毛一根根坚起,尾羽向上直翘,气囊从喉部伸出,胸部鼓成球状,活像一个十足的跳梁小丑。但它却得意洋洋地在雌鸨面前摇头晃脑,像跳迪斯科舞一样的扭动腰肢来回摆动,并伴随低声的蜜语,献媚取宠,以讨好雌鸨的欢心。春末夏初繁殖,交配产卵。
  它的窝巢十分简陋,只是在地面上挖‘个两寸深的浅坑,其内铺一些干草为垫而居。每巢产卵2~3枚,卵长约10厘米,重约100克有余;卵灰绿色或青白色,在草地上也是不易被其它敌害发现的最好保护色。孵卵期24~27天,雏鸟出生后不久就能随亲鸟活动。大鸨与其它鸟类不同之处,就是它的“恋爱”时间非常短暂,往往不易被人们所察觉,也不像天鹅、鸳鸯等鸟,对“爱情”那样忠贞、缠绵,更不能严格奉行“一夫一妻制”。
  它只是在繁殖期,雌雄才凑到一起,交配产卵完毕就各自东西,再也不聚到一起。以后“生儿育女”的重任,基本完全由雌鸨承担。这样也就给人们造成大鸨“纯雌无雄”的错觉。因此,长期错戴了“万鸟之妻”这顶恶名的“帽子”,蒙受不白之冤。

  “上有天鹅,下有地鵏”。
  大鸨是世界上最大的飞行鸟类之一,肉味鲜美,细嫩清香,尤其是鸡鵏(幼雌),可与天鹅肉媲美;卵大而富有营养,是著名的上等野味。每只鸨其肉净重可达5公斤以上。鸨羽华贵,是出口物资。欧洲贵妇人喜欢用它插在帽檐上作为装饰品,以显示富豪华贵。鸨肉和脂肪,可以入药治病。
  鸨肉味甘,性平。《本萆正要》说它“主治补益虚人,怯风痹气”。其脂肪,《本草纲目》云:“可长毛发,泽肌肤,涂痈肿”。活鸨还是动物园中的重要观赏鸟类。因此,大鸨还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故深得当地猎手的青睐,过去成为重要的狩猎对象。不过,’猎取大鸨并不容易。
  因为大鸨能飞善跑,十分机警,持枪的猎人休想与之接近,只能智擒巧猎。但大鸨也有缺谋失算之处’,猎民们掌握了鸨不怕家畜的特点,化装成车把式,赶着牛羊,慢悠悠地向鸨群靠扰,一旦进入射程,立即鸣枪射击。猝不及防的大鸨常常丧生枪下。由于人们过度地狩猎和生态环境的恶化,大鸨数量大大减少,已濒临灭绝的边缘,在英国已经绝迹。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大鸨的保护,严禁任何目的捕猎。应该发展大鸨人工饲养。人工饲养大鸨难度大,困难多,是鸟类中极难进行驯化的种类之一。不过,有的地方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已获得成功。

  宋代理学家朱熹有句名诗:“本体元来只是公,毋将私欲混其中”。
  祖国只有一个,地球也只有一个。只谋眼前局部利益,不顾长远整体命运,自毁家园而不及早悔悟,终将铸成千古之恨。为此,我们要保护好大鸨这一珍禽。

阅读:

狗狗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