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狗狗资讯 > 饲养护理 > 小月憋尿湿热一瞬间:怀孕期间小便次数多该怎么办?

小月憋尿湿热一瞬间:怀孕期间小便次数多该怎么办?

编辑:sqxzgg 时间:2022-02-24 来源:人人爱宠物网

您好!您说的症状符合中医“妊娠小便淋痛”的范畴,您可以参照下面的内容进行调理小月憋尿湿热一瞬间、治疗。

欢迎关注我,为您提供优质的健康答案小月憋尿湿热一瞬间。

妊娠期间出现小便频数小月憋尿湿热一瞬间、淋漓涩痛等症状者,称为妊娠小便淋痛,也称“子淋”。

本病与现代医学的妊娠合并泌尿系感染或妊娠合并急性肾盂肾炎相一致小月憋尿湿热一瞬间。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火热移于膀胱,以致膀胱气化不利。之所以形成火热者,除胎孕因素外,主要在于肾阴虚及感受邪热,因此有实热小月憋尿湿热一瞬间、阴虚两者。实热者由素体阳旺,孕后阴血下聚以养胎,阴虚则阳火偏旺;或过食肥甘辛热之品,热蕴于内;或摄生不慎,感受热邪,下扰膀胱,灼伤津液,膀胱气化不利,致发淋证。阴虚者多由素体阴虚,肾水不足,孕后肾精养胎,阴愈亏,火愈旺,移热膀胱,灼津伤液,气化不利,水道不畅,致发淋证。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本病以孕后小便频数、窘迫、淋漓涩痛为主,可伴有高热、腰痛、膀胱压痛或肾区叩击痛。尿常规检查:每高倍视野中白细胞超过5个,或白细胞聚集成团。血液检查:白细胞增多。中段尿培养计数:杆菌数>105/ml,或球菌数>200/ml。

2.鉴别诊断

通过病史及各种有关检查,可与阑尾炎、泌尿系结石等相鉴别。

【辨证施治】

子淋多属热,治疗以清润为主,不宜过于通利,以免损伤胎元。

1.主证型

(1)心火偏亢证

证候:孕妇小便淋漓涩痛,尿少而赤,面赤心烦,口渴喜饮,甚或口舌糜烂,舌尖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分析:心火内炽,侵扰心神,故见心烦;火热伤津,故口渴喜饮;心火移热于小肠,故小便淋漓涩痛,尿少而赤;心火上炎,故面赤,口舌糜烂,舌尖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均为心火偏旺之象。

基本治法:泻火通淋。

方药运用: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加味。

生地10g,甘草梢6g,木通5g,淡竹叶9g,麦冬、莲子心各5g,炒黄柏,泽泻各10g,黛灯心1米,黄连3g,蒲公英15g。

方中生地清热养阴生津,使肾精足则心火降,为君;木通上清心火,下利小便;淡竹叶清心泻火,引热下行;麦冬养阴宁心;黄连、莲子心、黛灯心清心泻火;黄柏、泽泻清热利湿;甘草梢直达病所,清热止淋,且调和诸药。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2剂。

加减:失眠烦躁甚者,加钩藤(后下)15g,青龙齿(先煎)10g,炒枣仁6g;大便秘结者,加玄参10g,柏子仁10g,炒枳实10g,必要时可加大黄(后下)3g;伴发热者,加银花15g,连翘、大青叶各10g。

(2)阴虚火旺证

证候:妊娠中晚期小便频数淋漓,量少色黄,尿道口灼热作痛,形体消瘦,午后潮热,心烦不寐,头晕腰酸,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滑数。

分析:素体阴虚,孕后阴血养胎,阴虚更甚,阴虚内热,津液亏耗,膀胱不利,故小便频数淋漓,量少色黄,尿道口灼热作痛;津液不能濡润肠道,故大便干结;阴液不能濡养机体,故形体消瘦;阴虚内热,故午后潮热;虚火上炎,扰于心脑,故头晕,心烦不寐;腰为肾之府,肾阴虚则腰酸;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细滑数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基本治法:滋阴润燥通淋。

方药运用: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加味。

炙知母6g,炒黄柏9g,熟地、怀山药、山萸肉、炒丹皮、茯苓、泽泻各10g,龟板(先煎)15g,玄参、地骨皮各10g。

方中熟地、山萸肉滋补肝肾,填精益髓,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精;丹皮清肝胆相火,兼泻血中之热;茯苓、泽泻利尿通淋;知母、黄柏泻火坚阴,使火平水足,津液来复,则淋痛自愈。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2剂。

加减:失眠者,加莲子心3g,青龙齿(先煎)10g,炒枣仁9g;腰酸胎动不安者,加炒川断、桑寄生各10g,白芍10g,甘草6g。

2.兼证型

湿热下注证

证候:妊娠期小便频数而急,尿黄,尿时艰涩不利,尿道口灼热刺痛,口干口苦,烦热不欲饮,胸闷食少,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分析:湿热留滞膀胱,气化不利,故小便频数而急,尿黄,尿时艰涩不利,尿道口灼热刺痛;脾胃湿热熏蒸于上,故烦热不欲饮;湿困脾胃,故胸闷食少;湿热内阻,胆气上溢,故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内蕴之象。

基本治法:清热通淋利湿。

方药运用:五淋散(《医宗金鉴》)加味。

黑山栀、赤茯苓、当归、白芍各10g,黄芩9g,甘草梢6g,泽泻9g,木通5g,滑石10g,蒲公英9g。

方中黑山栀、黄芩、滑石、木通清热泻火通淋;茯苓、泽泻利湿通淋;白芍、甘草梢养阴清热,缓急止痛;当归、白芍养血安胎。诸药合用,使邪去而不伤正,治病与安胎并举,确为治疗湿热子淋之良方。方中木通、滑石性较滑利,且当归活血易动胎,用时宜谨慎。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2剂。

加减:湿热偏盛者,合黄连解毒汤,即加黄连3g,黄柏9g;肾虚明显者,加黄柏10g,炙知母6g,肉桂(后下)3g。

【转归及预后】

子淋是妊娠期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凡妊娠月份越早,疾病迁延越久,病情越重,则流产、早产发生率越高。如反复发作,可发展为慢性肾盂肾炎,故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免给母体及胎儿造成更大的危害。

【预防与调护】

1.嘱患者卧床休息,取侧卧位,左右轮换以减少子宫对输尿管的压迫。如为右侧肾盂肾炎,则应左侧卧位。鼓励孕妇多饮水以稀释尿液。

2.注意阴部卫生,节制性生活,防湿热秽浊之邪上犯膀胱。

3.持续高热时要积极采取降温措施。

4.治疗应及时彻底,3次尿液培养均无细菌生长方可停药。慎重选用抗生素,尤其是在孕3个月以内。

5.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禁食温燥、辛辣及油腻之品。

6.密切观察胎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临证经验】

在本病的治疗中,心火偏亢者虽以清心导赤、泻火通淋为主,但亦要根据肾虚的情况有所加减。一般可加入怀山药、桑寄生、炒川断、生熟地等。补肾滋阴不仅有利于心火下降,而且有利于安胎固胎。湿热下注者,虽当以清热利湿通淋为主,但亦必须考虑到湿热在一定程度上与脾肾的功能不足有关。因此,应根据病情需要,在湿热症状有所缓解后,加入怀山药、白术、桑寄生等健脾补肾之品。尿血者,应加入大小蓟、侧柏叶、白茅根等清利止血之品。阴虚火旺者,除滋阴润燥通淋外,还应加入川续断、桑寄生、菟丝子等平补肾阳之品,不仅有助于滋阴补肾,而且能较好地达到固胎防流产的目的。

【小结】

1.妊娠期间出现小便频数、淋漓涩痛等症状者,称为妊娠小便淋痛,也称“子淋”。中药治疗子淋不良反应少,疗效满意,既能治疗母体的泌尿系统感染,又无损于胎儿,预后较好。

2.通过临床表现、尿常规或中段尿培养即可确诊。

3.子淋一证,热证、虚证居多,心火偏亢、阴虚火旺者多见,湿热下注者亦常见。

4.夏师治子淋强调以清润为主,本着治病与安胎并举的原则,慎用苦寒清降滑利之品。

5.本病应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局部卫生,饮食清淡,及时排空膀胱,不可憋尿。

阅读:

狗狗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