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狗狗资讯 > 狗狗训练 > 车轮虫 生活史:车轮虫密度多大会爆发?怎么预防?

车轮虫 生活史:车轮虫密度多大会爆发?怎么预防?

编辑:sqxzgg 时间:2022-07-06 来源:人人爱宠物网

个人看法车轮虫 生活史,参考参考

车轮虫 生活史:车轮虫密度多大会爆发?怎么预防?

第一车轮虫 生活史,鱼车轮虫病症状

车轮虫 生活史:车轮虫密度多大会爆发?怎么预防?

鱼体瘦弱车轮虫 生活史,离群独游,如果不及时治疗,不久就会死亡。流行情况:对l.65―2.64公分及夏花鱼种危害最大,此病很常见,全国各地都有,以5―8月最为流行。特别是密养的鱼种最易生这种病。

车轮虫 生活史:车轮虫密度多大会爆发?怎么预防?

第二车轮虫 生活史、鱼车轮虫病原因

1、病原体上车轮虫 生活史,车轮虫属于纤毛门、寡膜纲、缘毛目、车轮虫科。

虫体侧面观如草帽状,反面观如圆碟型,隆起的一面为前面或称为口面,凹入的一面是反口面。反口面最显著的特点是有齿轮状的齿环,齿环由齿体互相套接而成。齿体似空锥,分为三部分,锥体、齿钩和齿棘。反口面的边缘有一圈较长的纤毛,是后纤毛带。车轮虫用附着盘(反口面)附着在鱼的鳃丝或者皮肤来回滑动,有时离开宿主在水中自由游泳,游泳时一般用反口面向前像车轮一样在转动。有时附着在鳃丝上不动,仅看到纤毛在动。车轮虫的虫体有大有小,大的虫体直径达100微米,小的只有20微米。

2、车轮虫广泛分布在世界许多国家,淡水和半咸淡水鱼类都可以寄生发病。

车轮虫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流行于4到10月,尤其春末夏初、秋季为流行盛季。适宜水温为20—28度。当环境不良、养殖密度大和阴雨天气的情况下,车轮虫往往大量繁殖,成为病害,甚至引起鱼类死亡。

3、车轮虫常常寄生在鱼的鳃丝、皮肤等地方。

当寄生车轮虫数量不多时,宿主鱼没有病症,随着车轮虫越来越多,会刺激鳃丝大量分泌粘液,引起鳃上皮增生,妨碍呼吸,鱼会浮头,食欲不振,或者到处游荡不安,甚至死亡。如果寄生于鱼皮肤上,大多在幼鱼期和苗种期,鱼种体色暗淡、没有光泽、停止吃食,消瘦,呼吸困难而死。有时也会引起小鱼“跑马”症状。

三、鱼车轮虫病治疗方法

1)海水鱼可以用淡水浸洗5—10分钟

2)硫酸铜亚铁合剂(5:2)0.7ppm 阿维菌素溶液(1%)15ml/亩.米混合全池泼洒。

3)25ppm福尔马林全池泼洒。

4)氯氰菊酯溶液(4.5%)20—40ml/亩.米全池泼洒。此方法水温低于18度时要谨慎使用,或者减低用量。

5)治疗时应注意:

①最好是晴天泼药,夏季上午或下午用药,避开中午高温不用药。下雨或缺氧天气尽量不用药

牛蛙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几大疾病,您提前做好预防了吗?

牛蛙养殖的疾病防治

车轮虫 生活史:车轮虫密度多大会爆发?怎么预防?

1、车轮虫病该病是由原生动物车轮虫所引起。常在密度过大、蝌蚪发育缓慢的池中发生,患病蝌蚪全身布满车轮虫,肉眼观察,蝌蚪尾部发白,常浮于水面。

防治方法:

一是减少放养密度,扩大蝌蚪活动的水体;

二是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达1.4ppm。

2、气泡病患该病的蝌蚪,身体膨胀,失去平衡能力,在水面仰游,解剖可见肠内充满气体。防治方法,一是高温期间每隔2~3天加新水一次,可搭棚遮荫降温;二是捞出患病蝌蚪放于较清凉的水中,用20%的硫酸镁液浇洒,1~2天后再入放蝌蚪池。

3、肠胃炎病该病是由细菌性或消化不良所引起的。该病发生快,危害大。蝌蚪肠胃发炎充血,肛门四周红肿;幼蛙或成蛙肌体酸软,无力跳动,可造成死亡

淡水养殖鱼类中孢子虫怎么防控?

现在水产上杀孢子虫的药,还是从畜禽上的药转过来的,比如抗球虫药的盐酸氯苯胍和地克珠利,喂的周期都很长。水产用药不同于畜禽,饲料投喂量相对准确,但内服杀虫药在水产上投喂,出于安全的考虑,都会按饲料投喂量来计算,而不能像抗生素可按鱼的体重计算用量。其原因就是受外界水温,溶氧及鱼种个体大小,还有发病与否,摄食的拌了药的饲料量差异很大。而且又不能在内服杀虫药上使用粘合剂,顾及拌药不均,造成的鱼中毒。所以好多时候,都是在外用结合内服一起用,为了增加外用药的渗透性,还会把碘制剂配合使用。

碘孢虫

而在现实的鱼病检查中,有好多时候,由于孢子虫的个体太小,当没有形成较大的孢囊时,很不易被检出。比如粘孢子虫,寄生于鱼的机体内,比如鳃丝组织,有时候只是鳃丝有些灰白,当仔细的用细针挑下一些较大一点的白点,用高倍镜才会发现粘孢子虫。因为孢子虫相对于小瓜虫只有其近百分之一大小,才几十微米。

最后总结下,孢子虫这段时间,根据反馈的治疗效果数据,在四大家鱼上,建议外用孢虫追杀加金碘各一瓶用4-5亩.米,严重的用两到三次,第一次间隔3天,第二次间隔5天。然后内服则是建议用水剂的孢虫净,克服粉剂的拌料不均的问题。一瓶拌100斤料,内服3-4天,每天用两次。

阅读:

狗狗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