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狗狗资讯 > 狗狗医疗 > 母婴喂养知识考核:母乳喂养怎么判断宝宝是否吃饱,感觉自己的母乳不太够?

母婴喂养知识考核:母乳喂养怎么判断宝宝是否吃饱,感觉自己的母乳不太够?

编辑:sqxzgg 时间:2022-04-04 来源:人人爱宠物网

如何判断母乳乳汁分泌能不能够满足宝宝的要求,可以简单的从一下几点判断母婴喂养知识考核:①、婴儿每天能够得到8-12次较为满足的母乳喂养。

②母婴喂养知识考核、哺乳时,婴儿有节律的吸吮,并可听见明显的吞咽声。

③、出生后最初2天母婴喂养知识考核,婴儿每天至少排尿1-2次 如果有粉红色尿酸盐结晶的尿,应在生后第3天消失。从出生后第3天开始,每24小时排尿应达6-8次。

④、出生后每24小时至少排便3-4次母婴喂养知识考核,每次大便应多于1大汤匙。

⑤、出生后第3天后,每天可排软、黄便4-10次母婴喂养知识考核。

这些是最基本的判断,有条件的宝妈可以绘制生长发育曲线,母乳够不够最客观的标准就是宝宝体重的增长了。

做月嫂有什么具体要求吗?如何培训?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月嫂,必须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市场上月嫂培训机构鱼龙混杂,三五天的速成班比比皆是,为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个更好的发展,小编建议基本功还是要练扎实,不说三五个月的学习,20天至少得有,包括职业操守的学习,母婴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考核,实际操作的学习考核,月子餐的实际演练等等一系列关乎产褥期母婴全面护理。接下来,利用我们的火眼金睛,十问月嫂机构,培训中心哪家更靠谱,如何选择正规靠谱的月嫂培训机构来进行学习,并从容走上工作岗位。

母婴喂养知识考核:母乳喂养怎么判断宝宝是否吃饱,感觉自己的母乳不太够?

母婴喂养知识考核:母乳喂养怎么判断宝宝是否吃饱,感觉自己的母乳不太够?

目前月嫂、育婴师证书统一由人社部颁发,育婴师分初、中、高级,很多月嫂公司提供的证书本单位颁发的,在本公司用可以,其他公司不认。特别是面对客户,很多育儿家庭对月嫂资格证非常小心谨慎,只承认国家相关证件。

母婴喂养知识考核:母乳喂养怎么判断宝宝是否吃饱,感觉自己的母乳不太够?

母婴喂养知识考核:母乳喂养怎么判断宝宝是否吃饱,感觉自己的母乳不太够?

月嫂培训期间以及上户间隔期间公司是否提供住宿

一般有一定规模的月嫂公司是有自己的员工宿舍,月贝佳的员工宿舍主要用于外地、市郊学员或者过度月嫂使用。

培训机构是否安排就业

这个是大家学习月嫂的最关心的问题,没有之一,很多机构会说推荐就业,都知道,对于新月嫂来说,前期单子很重要,如果只是推荐而不是保证,这样就很容易出现学了月嫂而走不上月嫂岗位。

月嫂待遇如何

目前重庆月嫂整体行情在8000到1万,薪资水平完胜小白领。

宝宝混合喂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很多妈妈都非常想实现纯母乳喂养,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出现母乳不足的情况,必须进行混合喂养,其实混合喂养的难度系数确实比纯母乳要高,因为不知道宝宝到底该吃多少,如果妈妈已经决定了要混合喂养,那么需要注意这几个操作细节:

母婴喂养知识考核:母乳喂养怎么判断宝宝是否吃饱,感觉自己的母乳不太够?

1、喂养时先母乳亲喂,再奶粉瓶喂

母婴喂养知识考核:母乳喂养怎么判断宝宝是否吃饱,感觉自己的母乳不太够?

混合喂养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妈妈的奶水确实不足,宝宝饿的哇哇大哭,生长发育指标也不太理想,实属妈妈的无奈之举,但是尽管添加了奶粉,妈妈们依然想要保持一定量的母乳喂养,混合喂养最大的难度就是如何保证母乳的摄入,很多妈妈会发现,混合喂养以后,宝宝吃母乳的时候难度增加,要么特别着急,要么吃几口就不吃了,所以混着混着最后就不知不觉断奶了。

母婴喂养知识考核:母乳喂养怎么判断宝宝是否吃饱,感觉自己的母乳不太够?

所以,为了保证母乳能够持续分泌,至少保持达到宝宝每日摄入奶量的一半,妈妈需要做到先母乳亲喂、再奶粉瓶喂。

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持对乳房的充足的、有效的吸吮刺激,只有宝宝下订单,妈妈的乳房才会持续工作,即使现阶段奶量不是很多,但也要保证奶量不会越来越少。

当宝宝先吃一部分的母乳之后,再补充一定量的奶粉,做到这样的分配是比较合理的。

要实现这个操作需要把控一个细节,那就是:准确捕捉宝宝的饥饿信号,在宝宝刚开始表现出饥饿但情绪还比较稳定的时候就给宝宝亲喂,此时,宝宝吃母乳的意愿会更强,吸吮的效率也是最好的时候,如果总是在宝宝饿急了的情况下才给宝宝母乳,宝宝很可能是拒绝吃的,因为在饥饿的情况下,更想要吃奶瓶实现快速轻易的吃饱,这是宝宝的心理,对于家长来说,也会下意识的觉得反正母乳不多,就先吃奶粉吧,别把孩子饿着了。

本来母乳和奶粉都是正餐,比例是一半一半,但是由于错误的喂养时机造成宝宝先把奶粉吃饱了,然后吃母乳就是饭后甜点,随便砸吧两口过过瘾。这样一来,妈妈的乳汁分泌量就会越来越少。

如果确实出现了这种把宝宝饿急了才喂奶的情况,亲喂时候发现宝宝哭闹不好好吃奶,可以选择先瓶喂再亲喂,但是瓶喂的时候不要一下子喂太多,准备30毫升左右先应急,让宝宝垫一下,当情绪平稳后再换成亲喂。

2、控制瓶喂量,防止过度喂养

瓶喂的一个弊端就是很容易让宝宝吃太多,因为用奶瓶吃奶更轻松、更容易,且吃奶的主动权掌握在拿奶瓶的人手里,而不是宝宝主动控制的,宝宝已经吃饱了,但大人还在喂,宝宝只能继续吃一点。

那么母乳吃完以后还需要补多少奶粉呢?这里可以通过两个方法来判断。

1)首先是参考不同月龄段宝宝的胃容量

每个月龄段的宝宝每次摄入的奶量是有限制的,但是胃是有弹性的,所以会出现宝宝吃完了以后还能再吃点,最后补喂的这一点究竟是宝宝的刚需还是多余的?

所以,家长每次可以按照这个月龄段宝宝的胃容量最低标准量准备好奶粉,先给宝宝亲喂以后,再进行瓶喂。

不同月龄段宝宝单次进食的胃容量参考值为:

1-2天:7-13ml

3-6天:30-60ml

7天-6个月:60-90ml

6个月-12个月:90ml-480ml2)其次是要仔细观察吃奶速度

每次瓶喂的时候喂一会歇一歇,在宝宝吃奶速度变慢以后尝试撤出奶瓶,观察宝宝是否还有吃奶的需求,如果没有,就说明宝宝吃饱了,这个量是足够的。

但是这个观察的前提是:瓶喂的姿势和角度是正确的,奶瓶不能竖的太高,避免流速过快,奶瓶和宝宝的面颊水平角度应该保持在30-45度,瓶身居中,不要左右偏移,宝宝的吃奶姿势和亲喂一样,半躺着被家长承托在怀里。

3、使用手挤奶或者吸奶器补足亲喂次数

如果妈妈每天的亲喂次数达不到8次以上的话,混合喂养就会慢慢的变成全奶粉喂养,所以,在亲喂次数不足的情况下,妈妈需要使用吸奶器或者手挤奶的方式继续刺激乳房,模仿亲喂,每次刺激的时长保持在10-15分钟左右。

这个操作其实很考验妈妈的毅力,因为通常混合喂养,最后的喂养趋势大多是慢慢就断了母乳,因为确实母乳不足的事实和妈妈以及家人的“奶不够”的心理暗示,每次宝宝吃母乳都吃不饱,干脆奶粉吧。

所以,如果妈妈有强烈的继续母乳的意愿,这个操作时必须的,有的妈妈甚至慢慢的追奶成功实现了纯母乳,彻底脱离了奶粉。

当然,混合喂养的好处是能够减轻妈妈的负担,让家人参与到喂养的这个过程中,不论是什么喂养方式,都是妈妈和宝宝共同的选择。

我是墨仔妈妈,专注婴幼儿睡眠、大运动、母乳喂养知识的分享,请多多关注哦。

阅读:

狗狗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