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狗狗资讯 > 狗狗训练 > 恶魔营鬼头刀:二战时日本最无耻的武器是什么?

恶魔营鬼头刀:二战时日本最无耻的武器是什么?

编辑:sqxzgg 时间:2022-02-15 来源:人人爱宠物网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恶魔营鬼头刀。

恶魔营鬼头刀:二战时日本最无耻的武器是什么?

恶魔营鬼头刀:二战时日本最无耻的武器是什么?

萨沙第9527条回答恶魔营鬼头刀。

恶魔营鬼头刀:二战时日本最无耻的武器是什么?

当然是细菌武器恶魔营鬼头刀。

恶魔营鬼头刀:二战时日本最无耻的武器是什么?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无非是核武器恶魔营鬼头刀、化学武器、生物武器。

恶魔营鬼头刀:二战时日本最无耻的武器是什么?

其中生物武器最为缺德恶魔营鬼头刀。

恶魔营鬼头刀:二战时日本最无耻的武器是什么?

这是因为核武器和化学武器主要都是针对敌军,生物武器则完全不同。

以化学武器来说,无论采用什么方式释放,都有明确的针对性。

比如发射化学炮弹、释放化学烟雾,都必须发射到敌军阵地,误伤平民的可能性较小,也没有必要去误伤。

相反,日本的细菌武器则就是要把敌人平民作为主要目标。

因为敌人的军人必然要同本国老百姓接触,使用细菌武器感染敌国老百姓以后,很快就会传染给敌军。

同时,日本大量使用细菌武器,还有类似于三光政策的种族灭绝意图。

对于敌军控制的坚决抗日区域,日军难以通过断气扫荡将这里老百姓杀光,就干脆使用细菌武器。

早在1939年,日本在诺门罕陷入颓势。为了削弱苏军的实力,日本在苏日交战地点附近的哈拉哈河散播霍乱弧菌、赤痢菌、伤寒杆菌、炭疽杆菌和鼠疫杆菌,另外还曾以榴弹炮发射细菌炮弹。

但是诺门罕地广人稀,是蒙古的牧区,平民非常少。当时日军的细菌武器还比较落后,投放也比较落后,一般是投入饮用水中。

这里是苏军控制区,苏军官兵有稳定的后方饮用水供应,并不去饮用被细菌感染的水源。

相反,前线日军并不知道细菌战的情报,少数士兵喝了这些水以后爆发疫情。罹患伤寒、赤痢病、霍乱者至少有1340人,一共送到后方另外5500伤员其实也是感染传染病的士兵。

不过,日军对细菌战仍然是认可的,认为在武器装备和兵员数量上不可能超过德美苏这些大国,必须通过特种方式作战获胜。

抗战期间,日本在中国大量使用细菌武器,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

比如1941年,日军开始对第六战区的重镇常德进行细菌战。常德是当时国军非常重要的军事据点,日军在2年后发动著名的常德会战。

日军在常德上空投放了大量鼠疫跳蚤。根据侵华日军731部队资料记载,1941年11月4日,他们在常德投放1.6公斤鼠疫跳蚤,于是常德很快出现了可怕的鼠疫。

今天确定死于鼠疫有名有姓的居民,就有7643人。

但这只是冰山一角,因为当时一旦出现鼠疫死者,往往第一时间将尸体火化、掩埋,根本不会统计性命。很多家庭感染鼠疫后,都是全家死光,实际上死者至少有数万人,几乎都是平民。

常德城的细菌战,在整个抗战中也不算什么。

以对国军控制的浙江战区为例,日军在1904年、1942年1944年三次进行大规模细菌战,小规模袭击不计其数。

比如1942年浙赣会战期间,日军大量使用细菌武器,试图将国军控制区彻底搞垮。

搞笑的是,由于日军多次进行细菌战,浙赣地区的中国老百姓已经有了经验,迅速进行抗疫措施,尽全力减少疫情扩散。

相反,由于日军使用了大量霍乱、伤寒、腺鼠疫及痢疾病原体,自己前线的官兵却没有什么防疫思想。加上日军不像中国平民那样可以分散居住,主动进行隔离,所以疫情瞬间爆发。

日军解密资料认为,至少有1700日军死于此次疫情,超过1万人感染传染病。为此,主导这次大规模生化攻击的石井四郎在1942年8月1日遭撤换。 

后来统计,抗战期间的1939年到1945年,浙江直接死于细菌战,有名有姓的老百姓就有至少6万人,实际上至少有几十万人。

抗战期间,金庸曾逃难到衢州,这里就是日军细菌战的一个重点地区。

衢州5县累计发病多达30余万人,死难的人数高达51407人。

金庸回忆,衢州的疫情极为严重,到了人人自危的地步。

衢州是个小地方,当地采用了隔离船的方式,将患病者送入江上的船内,有专人照顾。

也就是没有生病的人,生活在江中的船上,吃喝拉撒都不下船:“为了防止鼠疫扩散,衢州也有隔离区,但和宁波焚烧疫区不一样,衢州用的是另一种办法。当时县政府把疫区的百姓集中起来,送到船上,船就停在衢江的中间,一日三餐有专门人划着船送过去,这样就把这些百姓和其他人接触的传播途径给断了,这种方式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也算是一种创新了”。

1940年,金庸还是中学生,当时他的同学和好友毛良楷突然感染了鼠疫。知道毛良楷患病以后,全校老师和学生当天就疏散了。当时需要将毛良楷送到隔离船上去,但班主任老师姜子璜一个人背不动,金庸自告奋勇帮忙。于是,两人将毛良楷送到隔离船上。

金庸后来回忆,到了真正要背的时候,他还是个少年,顿时害怕了,班主任姜子璜倒是伸手就要去背。但姜子璜的老婆不让丈夫背,毕竟男人是家里顶梁柱,万一感染后死了,全家就完了。于是老婆拿出重金,雇佣了两个农民抬了个担架,将毛良楷送到隔离船。

金庸不但没有背毛良楷,根据他的回忆他和班主任都远远地跟在担架后。即便如此,这种行为在当年也是需要胆量的,说明金庸还是挺勇敢的。

多年后,金庸自嘲:“整个抗战期间,自觉有点勇气的事就只这么一件。”

阅读:

狗狗医疗